圖片取自網路 |
Unfair: The New Science of Criminal Injustice 是這本書的原文書名,原於 2015 年出版。臉譜出版社在 2024 年 1 月出版了中文版的第二版。
全人類的課題
作者在一開始《致台灣讀者》的文章中就寫到,司法審判不公正不是台灣獨有的問題(好可悲 😠),也是美國、德國甚至巴西的問題,這是一個全人類的課題。
而且對公正性產生最大威脅的並不是壞人刻意做的壞事,而是人類的心理因素所造成的影響。 簡單來說,此書就是從心理學和神經科學的角度來告訴讀者,這些不自覺存在於我們心中的認知會如何影響司法的公正性。
你認為沒有做壞事的無辜之人,絕對不會自白自己犯罪了對嗎?錯!
你認為代表國家進行訴訟的檢察官不會隱瞞證據、事實對嗎?錯!
作者在前言的最後一段寫到:「除非我們能了解人類心理,否則不可能意識到法律中有哪些令人難以忍受的不公平,或找到解決的方法。」
大家都是快思而慢想
人類是從眼中接收資訊,而且很容易僅根據有限的證據,就直接跳到結論。一旦形成了刻板印象,就會為後續的事件貼上不可磨滅的標籤。而這—就會影響一個人的命運。
書中舉了一個例子:一位倒臥在路邊的男性被救難人員評估為只是喝醉了,因此警察沒有確認現場是否有可能發生犯罪行為;救護車上的緊急醫療技術員也沒有對他做仔細檢查,放在擔架上時也沒有使用背板或是頸圈;醫院內值班的護理人員也沒有對此男性進行檢查,因為被告知「此人只是喝醉了。」
結果,這位傷者明明就是一位被歹徒持棍棒襲擊、頭部受到重創、兩眼瞳孔不對稱、呼吸淺薄的人。
最後,白白浪費了八個小時的搶救時間,這位曾經獲獎的資深紐約時報記者在隔天就過世了,他的葬禮上來了超過七百個人,包括美國參議員。
也因為死者的身分曝光,媒體才開始追蹤報導,關於緊急事件的處理流程到底出了什麼問題?
其實就是,當時這位受傷的記者看起來頭髮凌亂、衣冠不整、身上又有嘔吐物,所以一開始就被貼上了酒鬼的標籤。那麼後續參與此案件人員的不聞不問,「好像」就變得比較理所當然了。
我們所看到的就是正確的?
如果一位警察高速追逐加速逃跑的車輛,並且造成駕駛頸部以下癱瘓,警察該不該負責?
現在都有行車記錄器的影片可以看,你確定你所看到的就是真正的事實嗎?
2001 年在美國就曾發生過這樣的事。每一位看過影片的人,都有不同的種族、社會階層、生活背景、教育程度,所以他們雖然看得都是同一場追逐,但看到的、感覺到的卻不是同一件事。
作者還提出一個我以前沒想過的問題:同一個人在看同樣的事件時,會不會因為資訊呈現的方式不同,而看到了不一樣的事實?
如果你看得是安裝在警察巡邏車上的影片,那麼所呈現的就是負責追捕的執法人員所看出去的追逐;但如果你看得是駕駛車裡的影片,或是剛好有路人錄下了事發經過,或是剛好有報社的直升機從上方拍下追逐場面,所得到的結論就有可能完全不同。
再來,如果你知道那位駕駛的身分,會不會認為他高速遠離警車是情有可原?這位駕駛是位 19 歲的黑人,從小就知道,看到警察的第一個直覺就是要逃走,並不期待可以受到公平的待遇,或者要相信警察跟體制。而且他因為沒有繳罰單而被吊扣駕照,擔心自己會因此而坐牢。
我自己是因為這個案例,而充分感受到,原來法律案件真的會有很多的誤區。
利用 VR 消除偏見
書裡提到了很多面向的觀點都需要做修正,無論是偵查人員、檢察官、陪審團、證人、法官⋯⋯等,而作者建議可以用現在的科技來消除人類難以察覺的偏見。
答案就是:VR。
如果訴訟程序搬到虛擬環境中,透過化身來呈現參與者的互動,是不是就可以消除我們會影響判決公正性的偏見?
例如:我們不知道被告的膚色是黑色的(種族歧視就不用再多說了);我們不知道證人的膝蓋因為緊張而一直在抖動(這證人的證詞是不是不可靠啊?);我們若以證人的身分出席,會更誠實以告(不必擔心與被告共處一室,而有被其同夥報復的可能。)
作者還提到了北歐的監獄設計與美國和台灣有相當大的不同,前者的重點在於要「治療」犯罪的根本原因,若無法治癒的話,就應該被隔離開來。
真的很希望,這本書所提到的如何解決人性誤區,以使審判能更為公平公正,能加緊步伐在各個社會中實現啊!
祝福大家能從本書中收穫滿滿!
➡ 歡迎收聽 《非靡靡芝音》 Podcast
➡ 歡迎收聽 《非靡靡芝音》 Podcast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