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Photo from Pixabay |
訪問完黃教授之後,我完全能夠理解「聽君一席話,如讀十年書」是什麼心情!😄
原來大家現在很熟悉的 AI 人工智慧,其實不只是生成式 AI (Generative AI)這一種類型,還有辨識式AI(Discriminative AI)、預測式AI(Predictive AI )⋯等。我們身為使用者,應該要清楚所使用的是哪種類型的人工智慧,與自己的人類智慧做互補,才能夠在工作領域及生活當中有更好的改變。
與黃教授對談的過程中,我也清楚理解到,AI 人工智慧的幻覺和偏見是不能等同而論的。因為前者可以試著解決,但後者則是人類提供的偏見資訊所造成,若與同溫層更厚、渲染性更強的社群媒體相比,其影響性還小一些。
此外,我還對黃教授醉心於研究及熱愛狗狗印象深刻。😊
她已經是發表論文相當多的學者,卻還是不停鑽研 AI 技術,期待讓更多人理解人工智慧的世界,令我感受到她對工作擁有無比熱情;而家裡有四隻狗、曾經在演講現場帶著狗兒去的黃教授,對於提到跟狗有關的小花絮問題時,開心的說出:「有關狗的問題都可以回答。」讓我了解狗狗們是她的心肝寶貝。😁
身而為人,我們該如何運用人類智慧去適應 AI 人工智慧充斥的世界呢?要記得收聽 Podcast 節目喔!
EP 102. 專訪台灣大學資管系特聘教授黃明蕙--介紹《情感經濟:當思考交給AI,情感就留給人類吧!》
相關連結:
➡ 歡迎收聽 《非靡靡芝音》 Podcast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